為什麼飛機會怕小鳥?


爲什麽飛機怕飛鳥?
    飛機,鋼筋鐵骨的龐然大物;飛鳥,小小的血肉之軀,然而兩者在空中相撞,飛鳥固然粉身碎骨,飛機也難免其禍,或者身負重傷,或者機毀人亡。有的人由於不知其中厲害,或者在機場周圍隨意栽樹和種植高稈作物,或者把牛羊雞鵝趕到機場附近放牧,造成一些不安全因素。瞭解飛機爲什麽怕飛鳥的有關知識,有助於我們自覺保護機場周圍環境,爲航空安全增磚添瓦。
在一般人看來,“血肉之軀”的小小飛鳥與鋼鐵飛機在偌大的天空相撞,猶如以卵擊石———卵破碎而石頭無恙。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。飛機與飛鳥在空中相撞,輕者飛機不能正常飛行,往往被迫緊急降落;重者機毀人亡,釀成重大災難。連年來飛機與飛鳥相撞而造成了多起航空事故。如何避免飛機與飛鳥相撞,確實是令衆多航空界人士爲之絞盡腦汁、力圖設法破解的“世界級難題”。
1、小鳥撞機,禍害多多
  1994年2月28日,中國民航一架波音767-200型飛機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機場上空下降到750米高度時,幾隻飛鳥撞入了左發動機。飛機渦輪進口溫度猛升。機組人員果斷關閉左發動機,嚴格地按單發動機程式操作,才未釀成大禍。這算是空中機鳥相撞的幸運者了。
  然而,因機鳥相撞釀成大禍者比比皆是。1988年衣索比亞的一架波音737飛機在起飛爬升到3800米時,遭遇鳥擊,結果造成機上85人死亡,21人受傷。
  1996年9月22日,美國空軍的一架由波音707改裝的E-3A預警機從阿拉斯加的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起飛。飛機以230海裏/小時的速度滑跑,在擡起前輪的一刹那,撞上了30多隻加拿大鵝。瞬間兩台發動機火光沖天。飛機墜毀在機場附近的窪地裏。24名空勤人員全部遇難。
  世界上第一起造成人員死亡的鳥撞飛機事件發生在1912年,地點是美國北部。到1974年,世界範圍內公開報道的因鳥擊而墜毀的軍用飛機65架、民用飛機9架,共死亡130人。20世紀80年代以來,世界各國鳥擊事件大幅度增加。美國空軍發生的鳥擊事件最多,平均每年2800起;英國空軍每年發生700起;德國空軍和民航年平均1200起;印度空軍100多起。1993~1997年美空軍的鳥擊事件每年多達300 0起,經濟損失約5000萬美元;美國民用飛機的鳥擊損失每年高達2.6億美元,年停飛時間超過68.5萬小時。據估算,全球每年因機鳥相撞付出100多億美元的代價。
2、一隻小鳥相當一發炮彈
  小小飛鳥爲什麽能夠對飛行中的飛機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呢?我們可以從物理學的動量定理得出結論。如一架飛機在空中以300米/秒的速度勻速飛行,而一隻質量爲一千克的小鳥以10米/秒的速度相向飛來,那麽此時鳥相對於飛機的動量就爲310千克·米/秒。機鳥相撞後這些動量幾乎完全轉化成了小鳥對飛機的衝量,而相撞時間又極短,約爲3毫秒,那麽由於機鳥相撞而作用於飛機上的衝擊力約爲103千牛,這無異於一顆炮彈的能量。質量爲一千克的小鳥在與飛機相撞時的接觸面積約爲0.02平方米,所以飛機被撞擊位置受到的壓強就爲5.15兆帕。目前的飛機材料大都經受不住如此大的壓強,這是造成各種鳥撞飛機事故的直接原因。
  1999年7月1日,美空軍後備隊第483戰鬥機聯隊丹吉洛少校駕駛F-16C戰鬥機進行飛行訓練時,一隻紅頭美洲鷲“砰”地撞在飛機座艙蓋的右前側。撞擊處凹下19毫米。座艙蓋由於遭受如此大的衝擊,彎曲的座艙蓋表面迅速形成了強大高速的衝擊波,猛烈撞擊飛行員的頭盔頂部,使其頭部嚴重受傷而無法控制飛機,最終造成機毀人亡。這種事故屬於撞擊力直接作用于飛行員,導致飛機失控而終釀成災難。這在衆多機鳥相撞事故中所占比例還是比較少的,而飛鳥撞擊飛機發動機造成事故所占的比例最大。
3、如果鳥被吸進發動機
  高科技的發展,高涵道比發動機以其動力大、雜訊小而越來越受到世界民航界的青睞。但此類發動機暴露面大,被鳥撞擊(吸入)的概率也就大。例如波音 737用的GE發動機,僅風扇直徑就有1.5米。該發動機迎風面積爲1950平方釐米,大大增加了鳥被吸進去的可能性。再就是發動機的吸力強。波音747的發動機進氣量爲320千克/秒;波音767發動機的進氣量爲820千克/秒;波音777發動機的進氣量爲1.42噸/秒,進氣速度爲100~120米/秒。顯然,只要鳥類稍微接近這些發動機,就必然被吸進去。還有就是發動機的旋轉速度快。高涵道比發動機的切線旋轉速度高達450米/秒,鳥撞擊到高速旋轉的風扇葉片上,其撞擊的能量相當於一輛小轎車高速撞向一道堅固圍牆的能量。如果風扇葉片被鳥擊斷,碎片會隨氣流向後甩入“核心機”,打壞“壓氣機”葉片等零部件,造成更嚴重的後果。由此種原因造成的空中災難的比例極高。世界鳥害專家的研究報告說,在500次鳥擊事件中,發動機損壞占近100次。
4、破解難題,有何方略?
  鳥害問題日益嚴重威脅著各國的空中飛行。爲了解決鳥害對飛機的威脅,世界各國都採取了許多有力的防範措施。主要防範措施有以下幾種。
  一是整治機場周圍的生態環境,降低鳥類出沒頻率。鳥類的生存離不開水、食物、巢(棲息地)3個方面,因此要及時清除機場周圍的水源,控制機場周圍的樹木。爲保證飛行安全,機場周邊生長的樹木應距機場150米以外,機坪跑道旁的草應割成200~700毫米高較爲科學。太低地表溫度高,小蟲、蚯蚓繁殖加快,容易招鳥覓食;太高又爲野兔等小動物提供棲息之所,容易招引鷹之類的大鳥。再有就是使用殺蟲劑殺蟲滅蝗,斷鳥“口糧”。還有就是主動爲鳥建“家”,引開鳥類。如上海浦東機場在機場以東九段沙沈積島上,以種青促淤的辦法,盡可能把鳥誘引上島,減輕鳥害壓力。
  二是在機場配置驅鳥設備,利用其聲、形、光等特徵驅散鳥群。目前比較有效的辦法是“聲光威嚇”手段驅鳥,如爆竹彈,類比獵槍聲,製造鐳射閃光,採用固定或遙控丙烷炮等。我國首都國際機場從美國引進了“驅鳥王”(WEITECH)、瓦斯炮、恐怖眼等40多台設備以及恐怖鳥、粘鳥膠等,投入使用以來,效果不錯。深圳機場成立驅鳥隊,每天分兩班巡迴驅趕飛鳥,並在機場飛行區安裝8台驅鳥設備,每分鐘輪流轟鳴一次。美國新澤西州機場一直是鳥擊飛機事故高發的機場。那裏每年至少要拿出150萬美元用於驅鳥設備的購置與維護,鳥擊事故比運用驅鳥設備前下降了65%左右。
  三是加強立法,依法“治鳥”。國外的一些機場從設計、建造到機場環境的管理,都有嚴格的法律規定,在機場的選址、設計、施工中都必須依法考慮鳥害防治問題。比如,芬蘭就規定,從機場跑道中心線起,凡在200米以內的樹木必須統統砍掉,免招“飛賊”。航空條例第139部337節中,明令規定機場當局、當地政府有責任採取措施,共同防治鳥害。

參考資料
網路